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分享到:
以玉竹产业为纽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创新实践
  • 发布时间: 2025-04-03 17:31
  • 来源: 民族宗教事务局
  • 访问量:
  • 字体【      】

湖南明舜制药有限公司植根于“南国药都”邵东,围绕玉竹产业,通过全产业链布局与多民族协同,探索出“产业联动、文化互融、利益共享”的民族团结新模式,成功融合乡村振兴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开辟出一条特色发展新路径

图片1.png

邵东市廉桥镇明舜制药有限公司

产业共富:构建多民族嵌入式经济生态圈

图片5.png

“三位一体”强保障,多元共富惠民生。公司创新“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四位一体发展模式,在怀化市贯堡渡建成3000亩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覆盖汉、苗、侗等6个民族260余户家庭。通过土地租金(年均800元/亩)+务工工资(日均150元)+分红收益(年利润15%)的三重保障机制,实现户均年增收4.2万元,较传统种植收益提升3倍以上。         

“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科技赋能提质效。公司与岳麓山中药材种业创新中心合作建立“产学研用”协同机制,联合攻关中药材种苗改良技术,成功培育出抗病性强、产量提升30%的优质种苗。与桂林医学院等高校共建研发平台,累计开发玉竹多糖提取等12项核心专利技术,将中药材附加值提升50%以上。   

三产融合促升级,多元业态拓市场。基地构建“一环三区多节点”空间格局,创新“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模式,通过田园观光、农事体验等业态延伸产业链,打造新时代农业产业化“靖州样板”。贯堡渡社会化服务运营中心建成后,将整合生鲜加工、冷链仓储、电商贸易等全链服务,辐射带动农户与企业协同发展。集团构建“初加工+精深加工+即食产品”矩阵,以茯苓咖啡、玉竹咖啡等爆款打开养生消费市场,通过“线上电商+线下药企+实体药房”立体渠道,带动产业链就业新增300余人,茯苓咖啡、玉竹咖啡等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文化共融:激活民族医药的现代生命力

图片6.png

非遗传承活匠心,古法新用启康养。企业深度挖掘苗医药文化价值,与国家级非遗“苗医苗药”传承人罗松清合作建立民族医药工作室,创新研发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苗药配方8项,将“八把半锁”技法转化为现代康养产品。

产教融合强根基,民族匠星助振兴。构建“田间课堂+院校培养”人才培育体系。与湖南中医药大学共建教学实践基地,培训种植技术骨干。在靖州职中开设中药材种植特色专业,定向培养乡土技术人才,近三年累计输送专业人才50余人。

文旅互嵌筑同心,节庆共融谱新篇。贯堡渡基地建成观光亭廊、应季花海等文旅设施,成为网红打卡站,每年接待游客约8万人次。组织各族群众共同参与腊八节药膳制作、端午采药等传统民俗活动。将社会责任融入发展基因,创新“节日公益+教育帮扶”双轨模式,累计向民族地区中小学捐赠文体用品、少儿图书等物资,促进多民族文化深度交融。

发展共享:构建民族团结进步共同体  

图片7.png

“三个优先”固根基,共建共享筑同心。实施就业“三个优先”政策,在玉竹深加工车间优先录用当地各族群众;优先采购民族地区原料,年采购金额超5000万元;优先支持民族地区村集体入股,9个民族地区村集体通过集体经济入股年均增收18万元。设立“民族团结基金”累计投入1000余万元,修建产业公路28公里,改造村寨饮水工程7处,惠及湘西、怀化等地9个乡村。

飞地拓疆活非遗,药旅共生兴边寨。标准化种植基地,引入侗族刺绣、苗族银饰等工艺开发中医药文创产品。研发的苗药香囊、侗锦药枕等系列产品,形成“以药促旅、以旅兴药”的融合发展格局。为当地300余名村民百姓提供稳定的经济增收来源。   

湖南明舜制药有限公司,以玉竹产业链升级夯实经济互嵌基础,以苗医药文化传承创新构建情感联结纽带,以“三次分配”机制筑牢利益共享根基,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公益反哺等多元渠道,让当地各族群众共享发展红利,生动诠释了“发展促团结、团结聚发展”的共生理念,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提供了“明舜样本”。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邵阳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地址:邵阳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邮编:422000
联系电话:0739-5369002  传真:0739-5369011
主办单位:邵阳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承办单位:邵阳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湘ICP备06007413号 湘公网安备430503020001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