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动态信息
分享到:
邵阳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大纲
  • 发布时间: 2024-09-29 19:47
  • 来源: 市民宗局
  • 访问量:
  • 字体【      】

一、中华民族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一)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是中华大地各类人群浸润数千年中华文明,经历长期交往交流交融,在共同缔造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具有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人们共同体;在今天主要包括具有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大陆各族同胞、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以及海外侨胞。在这一民族实体里,各族同胞已结成相互依存、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所有成员都已具有高层次的中华民族认同意识。各族同胞尽管具有不同的民族称谓,但首先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共享着最重要的中华民族身份认同。

中华民族作为自觉的民族实体,是在近代中国反抗帝国主义的过程中形成的;而作为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在中国悠久历史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虽然“中华民族”的概念明确出现在近代,仅有一百多年历史,但是作为民族实体,中华民族已经存在发展了数千年,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

1902年,梁启超最早提出“中华民族”概念。1905年,他指出,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多族混合”是在各族交融中形成的中华民族的演进规律与趋势。当时,中国思想界出现了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的社会主流认识。中华民族概念的提出,及其作为民族实体的内涵的确认,是中国人在亡国灭种危机之下不断强化自我身份认同的重要表现,是中华民族从自在走向自觉的一个重要标志。

总之,中华民族概念虽然在近代才出现,但其所指涉的民族实体是清晰的、有深厚历史基础的。中华民族不是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简单叠加,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家庭;中华民族绝不是“想象的共同体”,而是浸润了五千多年中华文明传统、承担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使命的超大规模民族共同体。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

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战略举措,首次从治国理政的高度创造性地阐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赋予其全新的政治、历史和文明内涵,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成为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核心概念。

从本质属性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各民族在共同开拓祖国辽阔疆域、共同书写悠久中国历史、共同创造灿烂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历史进程中融聚而成的民族实体。其形成发展过程,是自然凝聚与政治形塑有机统一的过程,也是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得到不断强化的过程。从构成要素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既包括我国今天的56个民族,也包括我国历史上存在过的族群。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国家层面的民族实体,各民族居于从属地位。中华民族共同体与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与家庭成员的关系,是一体与多元的关系。一体包含多元并对多元具有统摄性,多元有机地组成一体并支撑一体。

总之,中华民族加上“共同体”三个字,不是同义反复,而是充分彰显中华民族的统一性、共同性与不可分割性,突出强调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以更好引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前进方向。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理论

十二个必须:必须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必须把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必须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必须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必须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必须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

五个共同: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中华民族是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书写了辉煌的中国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四个与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这一重大原创性理念的提出,极大丰富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科学内涵。

四对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就是要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更好保障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要重点把握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正确把握物质与精神的关系。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历史客观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共同心理意识,即对中华民族的最高认同及由此产生的对中华民族的使命感、归属感、荣誉感。中华民族是不可分割的国家民族,各族人民必须认同并忠诚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共同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层面最高的社会归属感、面向世界的文化归属感,是国家认同、民族交融的情感纽带,是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石,是中华民族绵延不衰、永续发展的力量源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创党的民族工作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必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主线,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引导各族人民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任务;引导各族人民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内容。

三、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首次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都要紧紧围绕、毫不偏离这条主线。

以经济建设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这是建设现代物质文明、发展富强中国的基础。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眼于高质量发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通过深化经济建设,引领各族群众在经济层面共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共推产业经济一体化,共撑“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共同形成相互依存的经济有机体,为建设共富共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奠定物质基础。

以政治建设保障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这是建设现代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促进民主制度更加健全、民主形式更加丰富、民主渠道更加宽广。对于有着14亿多人口、1.25亿少数民族人口的大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提出与实践极大地巩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保证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推动形成安定团结政治局面。通过深化政治建设,各族群众共同维护国家统一的最高利益和民族团结的根本利益,共同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为建设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以文化建设引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这是建设现代精神文明、发展文明中国的基础。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巩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通过深化文化建设,不断满足各族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和文化自信心,不断强化共有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心理,不断弘扬共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独特的家国情怀,为建设美美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凝聚思想共识。以社会建设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这是建设现代社会文明、发展和谐中国的基础。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推动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通过深化社会建设,推动共同构建和谐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共同提高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共同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建设互嵌共融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汇聚社会合力。

以生态文明建设优化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这是建设现代生态文明、发展美丽中国的基础。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等各个领域,更加自觉地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通过深化生态文明建设,激发各族群众共同守护美好家园,共同建设美丽中国的内生动力。在共同建设生态文明的绿色之路上,各族群众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规律性认识不断深化,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不断得到满足,各族群众的生态家园得以永续发展,为建设和谐共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巩固绿色支撑。

以党的建设统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这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根本保证。必须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为建设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强大领导力、引领力、组织力与号召力。通过深化党的建设,可以更有力地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推动形成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更有效地建设一支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态度特别坚决、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的民族地区和民族工作干部队伍;更有针对性加强基层民族工作机构和民族工作力量建设,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政权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邵阳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地址:邵阳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邮编:422000
联系电话:0739-5369002  传真:0739-5369011
主办单位:邵阳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承办单位:邵阳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湘ICP备06007413号 湘公网安备43050302000116号